DB37∕T 159-2024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山东省)

ID

7A59FC02FEA64F67B7EFA130A903F4BF

文件大小(MB)

0.4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20,CCS,B 05 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59—2024,代替 DB37/T 159—2010,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tton diseases and pes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s,2024 - 09 - 03发布,2024 - 10 - 03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7/T 159—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要求 1,5 主要病害种类与防治 .2 苗期主要病害种类与防治 2,棉花枯、黄萎病防治 2,棉铃病害种类与防治 2,6 主要虫害防治 .3 棉蚜 3,棉铃虫 3,地老虎 4,棉蓟马 5,棉叶螨 5,烟粉虱 5,棉盲蝽 6,7 棉花药害类型、预防及补救 .6 棉花药害类型 6,药害预防 .6,补救措施 .7,8 证实方法 7 过程记录 .7,档案管理 .7,附录A(资料性) 棉花生产记录简表 .8,附录B(资料性) 棉花病虫害防治记录简表 .9,DB37/T 159—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7/T 159—2010《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与DB37/T 159—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病害症状、病情调查、虫情测报相关规定(见2010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文件“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c),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d),更改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内容的逻辑结构,将二者统筹描述(见5.2,2010年版的2.2、2.3);,e),更改了部分农业栽培措施,统一改为“农业防治”(见5.1.2、5.2.2、5.3.1、6.1.2、6.2.2、6.3.2、6.4.2、6.5.2、6.6.2、6.7.2,2010年版的2.4.2.1和2.4.2.2);,f),删除了“棉花生理性病害”内容,并将棉花药害部分内容更改后纳入“棉花药害与预防、补救”(见第7章,2010年版的2.5);,g),更改了部分化学农药名称,将所有涉及到的化学药剂全部调整为目前已经登记在棉花上合法药剂(见5.1.3、5.1.4、5.2.2、5.2.3、5.3.2、6.1.3、6.1.4、6.2.4、6.2.5、6.3.4、6.4.4、6.5.3、6.5.4、6.6.4、6.7.4,2010年版的2.1.2.2、2.1.2.3、2.2.5.3、2.2.5.4、2.3.5.2、2.4.2.3、3.1.4、3.2.4、3.3.3.3、3.5.3、3.6.3、3.7.3.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2年首次发布为DB37/T 159—1992,201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DB37/T 159—2024,1,棉花病虫害防治 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种类和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棉区,黄河流域其他棉区参考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2673 棉花术语,NY/T 2951.1 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棉花,DB37/T 4503—2022 棉花大田测产方法,3 术语和定义,NY/T 267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苗蚜 seedling aphids,在棉苗出土至现蕾阶段发生为害的棉蚜,伏蚜 mid-summer aphids,在伏天高温天气下快速增殖而形成的棉蚜群体,注:,伏蚜具有体型小、色黄、耐高温,具有繁殖速度快、爆发危害性大等特点,理化诱控 physical and chemical lure and control,根据农业有害生物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规律,利用物理手段、化学信息物质控制昆虫行为,通过吸引、粘附、电击、空间隔离等诱集捕杀害虫的方法,注:,理化诱控有灯光诱杀、色板诱集食诱、性诱等,防治指标 control indices,即经济阈值,指为防止有害生物达到经济危害水平而设立的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或发生程度,4 总体要求,本着轻简化、无害化的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棉田生态系统出发,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将棉花病虫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大力推广抗(耐)病棉花品种,利用生态调控手段,充分发挥棉田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DB37/T 159—2024,2,药剂防治选用在棉花上登记的农药,优先选用生物源、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并注意轮换使用;施药规范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规定,5 主要病害种类与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种类与防治,5.1.1 病害种类,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棉苗根病和叶病两大类:,a),棉苗根病:主要……

……